“水龍王,電老虎”這是老百姓對供水、供電行業的俗稱,既有對這些關系國計民生行業的敬畏之情,也有對個別壟斷企業作風的無奈之意。可在以改革創新著稱的江蘇省宿遷市,“水龍王”卻變成了百姓稱道的“孺子牛”,這是怎么回事呢?適逢60年一遇的“水龍年”,不妨就讓我們走近造福宿遷的“水龍王”。
2004年,宿遷市自來水公司成功改制為宿遷銀控自來水有限公司。八年來,宿遷銀控自來水有限公司努力踐行“供優質之水,服誠信水務”的宗旨,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如今的“水龍王”以供好水,供足水為已任,兢兢業業履行職責,得到了宿遷人民的認可。
改制求發展 “水龍王”實現兩項全國之最
地級宿遷市成立后,隨著城市基礎設施迅猛發展,城區用水量急劇上升,而原宿遷市自來水公司缺乏創新的管理理念和資金支持,企業發展舉步維艱。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水荒”現象。居民急、企業急、政府更著急!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成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企業改制已迫在眉睫。
2003年11月,通過競標,上海聯合水務有限公司成為合法買受人。2004年3月。《宿遷市自來水公司產權轉讓合同》的簽訂標志著宿遷銀控自來水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該公司的成功改制實現了兩個全國之“最”:一是國有凈資產產權100%轉讓,它是全國地級市供水行業改制“最”徹底的;二是全國同行業中影響“最”大的,它的成功改制引起了國內同行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圖一:宿遷銀控自來水有限公司揭牌儀式現場)
改制后,該公司制訂了企業宗旨和服務承諾制,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生產技術,大膽進行各項制度和機制改革,并且,對企業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確的方向:
一是打破大鍋飯,企業發展人人有責。新公司在人事體制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機制;編制了公司組織結構系統圖和職務說明書,工作職責分明,任務目標清晰,獎懲措施分明,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得到了調動,工作熱情和效率顯著提高。大鍋飯的陳規陋習被一舉打破,由于員工的工作態度端正,企業也風清氣正,吃拿卡要的不正之風得到遏制,同時,員工閑聊攀比的場景也銷聲匿跡,討論的話題總是圍繞工作,在這樣的良好氛圍下,公司的各項業務得到了穩步拓展前進。
二是員工強素質,服務水平節節攀升。公司成立后,不斷出臺新的服務舉措,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體現了企業與時俱進的管理風格。2004年起,出臺《服務承諾制》、設立并公布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成立對外營業大廳,為客戶提供繳費、咨詢、投訴、業務辦理等“一站式”服務,通過與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郵政儲蓄等部門的合作,開通多個現金繳費和代扣渠道,目前市區共29個現金繳費網點、34個水費代扣辦理點,同時,該公司還開通了手機短信信息平臺,用來提醒用戶交水費時間及用水小常識等有效提升服務水平的創新舉措。
(圖二:時任江蘇省副省長的仇和同志視察)
蛻變得新生 “水龍王”打造五種企業文化
改制后,該公司在加強培訓學習提高員工素質的同時,還通過打造五種企業文化,實現了華麗轉身。
“執行文化”:通過《真正的執行》一書的學習交流,讓員工了解真正執行的意義,了解執行的目的與方法,端正工作態度。同時,公司在布置工作時,也根據實際情況明確工作目標、制訂質量標準和完成時限,幫助員工更好的理解任務完成執行,達到預期效果。執行文化實行以來,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態度都得到了很大改變。執行力文化讓員工以不折不扣的執行態度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
“精細文化”:從學習精細化管理入手,培養員工注重細節的良好工作習慣。通過不斷的學習、應用、檢查等手段促進員工的精細管理意識,精細文化讓員工無論從事何種崗位,都能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完成每項工作,精細文化讓員工們養成了提供細致服務、考究細節的好習慣。

(圖三:《贏在執行》學習交流現場)
“創新文化”:支持和鼓勵員工鉆研業務,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在企業的支持下,該公司一些普通崗位的員工們通過對本職工作的鉆研和學習,提出了很多創造性的意見與建議,比如,2011年遭遇干旱,駱馬湖湖水的PH值為9.4,水質處理面臨了嚴峻考驗,通過檢測人員的不斷試驗,最終以加酸中和的方法解決了源水水質問題。
“優質文化”:優質文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為客戶提供優質的自來水,另一方面是為客戶提供優質的自來水服務。因此,該公司首先強化水質檢測手段,源水實行在線監控,做到各項指標時時掌握。其次,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制訂更為嚴格的內控指標,嚴把過程處理關。同時,出臺管網水控制措施,維修結束后按流程先沖洗管道,水質經檢測合格后方可合頭供水,避免因維修導致的二次污染,并先后配置了高錳酸鉀、粉末洗性炭、助凝劑等先進的投加設備,保障水質安全達標。在優質供水的同時,該公司連續出臺相關制度,強化優質服務,配備供水搶修車輛四臺,專用管道搶修,保障維修及時率。其次,通過對客服人員的制度約束與素質教育,強化主動服務意識,為客戶提供人性化的服務。2004年以來,管道維修及時率由96%上升到100%;并實行客戶回訪制度,回訪的客戶滿意率由90%上升到99.8%。
“奉獻文化”:該公司倡導企業公民的責任與義務,公司領導以身作則,帶頭向汶川、玉樹等災區捐款,在公司的倡導下,公司員工每年都積極自覺參加無償獻血活動,踴躍投身于災區救助活動。
該公司圍繞“五種文化”每年制訂培訓計劃,定期不定期針對不同崗位人員進行學習與培訓,改制以來,該公司就提高員工素質、豐富員工精神生活、提高工作效率等主題,安排讀書、交流、崗位練兵、訓練等不同內容、不同規模的培訓與學習活動達200余次,有效提升了員工的整體素質和隊伍的管理水平。
(圖四:《精細化管理》總結交流現場)
繪制新藍圖,“水龍王”形成“兩雙”供水格局
面對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宿遷銀控自來水公司又繪制了新藍圖,制訂了新規劃,并投入大量資金努力實踐這一藍圖。8年來,全市DN100以上管網由60公里增加到290公里;供水面積由20平方公里增加到9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由10萬人增加到近40萬人;供水規模由8萬噸/日增加到14萬噸/日。該公司還投入9000萬元用于建設和改造城市管網、改造供水設施保障供水安全;投入1000萬元建設一級規模的實驗室;投入500萬元建設廢水處理系統;投入2.05億元,建設備用水源和水廠各一座,在全省率先形成“兩雙”供水格局,為中心城市的供水安全保障奠定了堅實基礎。
首先加大管網改造投入,解決城區低壓區用水問題。管網水安全是水質安全的重點,幾年來,該公司先后投資8000多萬元用于管道的改造,解決了低壓區用水難問題。改造過程中,該公司嚴把管網工程質量關,對材料采購環節實行嚴格控制,在工程管理上引入工程監理機制,加強工程的隱蔽檢查及竣工驗收,杜絕劣質工程出現。同時,加大了管網延伸和區域供水的工作力度,供水范圍北至京杭運河,南至宿城開發區,東至宿豫全區,西至宿城區雙莊鄉,管網總長度延伸到290公里。
其次,加大建設資金投入,在全省率先形成“兩雙”供水格局,保障城市飲用水安全。2009年1月21日,該公司投資1.4億元,以BOT形式建設第二水廠;投資6500萬元,以TOT的形式建設駱馬湖取水工程項目,并在當年實現“京杭大運河”和“駱馬湖”雙水源之間的自由切換,源水安全首先得到保障。2011年底,歷時一年半的第二水廠投入運行,在江蘇省內率先實現了“雙水源、雙水廠”的兩雙供水格局,100%保障中心城區的供水安全。
(圖五:繆瑞林書記視察第二水廠)
再次,加大設施配備投入,用先進的檢測手段保障水質。2009年,該公司的子公司“宿遷市水質檢測有限公司”順利通過實驗室資質CMA認證,取得了供水資質認定法定地位,還先后配置了多臺大型檢測儀器,提高檢測水平,給全市供水安全上了一道保險。2010年8月,經過國家水質檢測站的采樣檢測,市區出廠水質106項指標全部達到或超過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比國家制訂的“2012年7月1日全部實施新批標”的目標整整提前兩年,比省政府要求也提前了1年半的時間。這標志著宿遷已躋身于全國為數不多的新標準達標城市之中。2011年6月,該公司受到國家城鎮供水協會的通報表揚。該公司還投資700萬元按一級實驗室規模要求建造了水質檢測場所,具備源水、自來水水質檢測能力106項,自來水原材料檢測能力32項,日常檢測能力達到 138項,有力地確保了全市水質安全。
此外,該公司還加大公益環保資金投入,建設生產廢水處理工程,普及水文化教育。近年來,該公司積極配合馬陵河整治工程等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實施,投資600萬元實施了第一水廠生產廢水處理工程項目,還將投入1.3億元實施對洋河新城的供水項目,切實保障市區的供水安全。
當前,由于人們水資源保護意識不強,導致水資源的日益缺乏。該公司主動承擔積極宣傳保護水資源、促進節約用水的責任和義務,利用第二水廠建設的契機,投入380萬元建造了“宿遷市水文化展示館”,通過實物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以寓教于樂的手段,宣傳水管理成就、水文物保護、水文化成果、水技術進步等。以充分發揮展示館對公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水科學知識教育的作用,提高公眾愛惜水資源和節水意識,提高全社會保護水環境活動的關心度和參與度,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宿遷市水文化展示館”填補了宿遷水文化科普教育的空白,得到了市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

(圖六:繆瑞林書記和藍紹敏市長視察第二水廠)
8年來,宿遷銀控自來水有限公司忠實履行“供優質之水,服誠信之務”的企業宗旨,為宿遷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取得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的可喜成果,既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首肯,也成為百姓口碑中造福于民的“水龍王”、服務于民的“孺子牛”。
“海為龍世界,天是鶴家鄉!”回首過去,“水龍王”在科學發展的大潮中騰風起浪、勇立潮頭;面對將來,將以更加澎湃的激情抒寫更加絢爛的華章!永不滿足,永不停步,永遠向前!
(人事行政部 吳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