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手段 實現設備零故障

 新聞資訊     |      2015-12-14 14:56:49
    設備管理的最終目的是保證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經濟效益體現在減少維修費用,延長使用壽命上。因此,在日常設備維護方面我們精益求精,追求設備零故障,在每一次實踐中不斷總結創新,力求設備維護工作做到更好,為安供水保駕護航。
    1.要轉變觀念。多數企業的設備工作仍把主要精力放在因故障停產的機臺上,而對于正常運轉的設備卻少有關注。對維修工的評價,也往往限于其排除設備故障的能力,而很少考慮在預防故障方面的作為,導致維修工出現“救火第一”而無“防火”意識。因此,實現設備的零故障首先必須轉變觀念。 
    2.生產管理人員必須改變只管生產進度、不管設備的做法。拼設備、搶進度,不綜合考慮產品成本組成,在國有企業中頗為常見。
    3.設備管理、技術等職能人員要走下去,多聽、多看、多查、多記錄,采取措施避免重復性故障。
    4.加強設備潤滑。設備系統要把潤滑納入日檢項目,確保潤滑裝置齊備,油位、油質、油點正常。
    5.開展針對性預防維修。大修、項修、小修、換油等,都要有的放矢。合理利用生產間歇,周密準備,精心組織,落到實處。
    6.加強培訓,造就機電一體化人才。
    7.備件管理要做到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重點設備分類管理,庫存備件定置管理,注意保養,杜絕偽劣品入庫上機。
    8.利用計算機做好設備信息管理,包括設備故障記錄、建立設備易損件數據庫、匯集先進的設備檢修經驗和維修工藝,為故障維修備存翔實的技術資料。 
     實現設備零故障,可以減少設備管理、維修中的無效勞動,降低維修費用,求得設備效益的最大化。在市場經濟下的企業中,必須加強這種務實求效的做法。機電設備人員會為此目標,全力以赴做好更好。

                                                                         (機電設備部 孫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