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下午,接到公司檢查組通知:各部門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互查細節整改工作,并如果記錄匯報。互查采用非點對點方式,即稽查部檢查技術部,技術部檢查制水部……,我個人認為,此舉不僅是形式上的創新,更是實效管理的一個提升和突破。
首先是檢查方式的科學性。采取非點對點,可以排除相互制約的可能,避免出現“你挑我部門毛病十條,那么我也不會讓你部門的不足低于這個數量”的情況出現。
其次是對檢查工作的“政策放開”。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一律不扣分,最終結果由檢查組匯總交給當事部門逐一整改。應該說這一點的考慮是周詳的。試想,如果檢查出的問題都按制度要求來扣分,有誰愿意去做這個“事不關己的‘惡人頭’的差事”?但不扣分,相信各部門,尤其是各部門經理,也必將會認真負責地去進行檢查,會理性地分析和整改別人此次互查中指出自己部門中存在的問題。
再次,在形式和內容上是對檢查組工作一個很好的補充。眾人皆知,如果一個人始終在做同一項工作或同一個動作,勢必會在熟能生巧的同時,產生一些“盲區”,我們暫稱之為“行為疲勞”。這種情況出現時,我們應如何解決?針對公司情況,公司檢查組采取部門間非點對點互查的辦法,可以說是有效地控制或緩解這種“行為疲勞”,因為通過互查,檢查組能直觀的發現自己平日檢查中存在的漏洞。
還有不容小視的一點,互查過程,也是各部門經理學習別人之長補己之短的過程,對自己部門的管理有一個清晰的對比,以便明確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基于上述四點,我個人堅決支持并希望這種互查能作為一種機制長期保持下去。為此,提幾點建議:
一、希望對檢查組采取的這種互查方式在公司例會上能給予肯定,當然,如果在紀要中明文顯示,則會更加有力地推進這種方式的制度化和長效化管理進程。從而避免互查工作的任意性和隨機性,
二、召開檢查組成員會議。由檢查組組長召集各檢查組成員,對互查內容、時間、方式、對檢查出問題最多的部門如何獎以及對被檢查出問題部門未整改或整改不力的部門如何罰等方面予以討論。并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措施制度。
三、明確互查作為公司檢查組檢查的一種輔助手段和形式,而不是獨立的,每次開展工作要在檢查組的指導下進行,其結果也由檢查組最終匯總和交辦。
文尾簡述之:好的事情,我們就要支持,更要全力地“頂”起來,而不是卯足了勁的“踩”下去。謹此。(稽查部 杜愛軍供稿)